久久无码国产视频|无码片中字幕在线视频观看|男人资源av无码网站|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

<noscript id="hd38l"><progress id="hd38l"></progress></noscript>
<label id="hd38l"><th id="hd38l"><track id="hd38l"></track></th></label>
<rt id="hd38l"><del id="hd38l"><bdo id="hd38l"></bdo></del></rt>
  • 詩人大全

    含曦

    [唐代] 含曦

    含曦,唐元和、太和間長壽寺僧。詩一首。唐元和、太和間長壽寺僧。

    李夷簡

    [唐代] 李夷簡

    李夷簡(757年—823年),字易之。李唐宗室、大臣。唐高祖李淵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四世孫。歷官山南節(jié)度,御史大夫,官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。元和十三年七月,罷相,為淮南節(jié)度使。唐穆宗時,以檢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師,分司東都。長慶三年卒,贈太子太保。

    吉皎

    [唐代] 吉皎

    吉皎,馮翊人,衛(wèi)尉卿致仕。詩一首。

    江采萍

    [唐代] 江采萍

    梅妃(公元710年-公元756年),姓江名采萍,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(興化平話字:Gang-dang-hi)唐玄宗早期寵妃。多才多藝的江采萍,不僅長于詩文,還通樂器,善歌舞,而且嬌俏美麗,氣質(zhì)不凡,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。作有《謝賜珍珠》和《樓東賦》等著名詩賦。

    崔庸

    [唐代] 崔庸

    崔庸,唐末詩人。吳郡(今蘇州)人。唐哀帝天祐二年(905)進(jìn)士及第。崔庸能詩,曾于昭宗乾寧初,游蘇州昆山惠嚴(yán)寺。該寺殿基構(gòu)筑神巧,壁上有著名畫家張僧繇所畫龍。如騰躍狀,栩栩如生,崔庸頗為稱賞,遂賦《題惠嚴(yán)寺》詩?!度圃姟蜂洿嫫湓娨皇?。

    崔惠童

    [唐代] 崔惠童

    生卒年不詳。博州(今山東聊城)人。崔庭玉之子,尚玄宗女晉國公主,為駙馬都尉。在長安城東有莊園,常于此宴飲賓客。事跡散見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二下》、《新唐書·諸帝公主傳》、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二五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鄭昈

    [唐代] 鄭昈

    鄭昈,字景輝,連江人。天順間,以貢為敘州通判。性廉介,義不入人一錢。同事有繪《一堂和氣圖》者,其人墨,昈手裂之當(dāng)?shù)烙?。富民誣人以戍,昈力白其冤。滿九載,罷歸,名其室曰:“釋鋤”。暇則潑墨自遣。其子以故宅湫隘,不可以賓,隔巷構(gòu)三楹,方上梁,見彩帛懸焉,問何從來,對曰:“往敘州歸時,百姓奔送者”昈瞪目曰:“此汝屋也。吾死不入?!逼浜髸O卒,垂絕矣,子婦舁入新室,昈足距于門,不得入,乃殮于舊室。

    鐘輅

    [唐代] 鐘輅

    鐘輅,唐文宗大和二年戊申(828)進(jìn)士,崇文館校書郎。詩一首。

    陸肱

    [唐代] 陸肱

    [唐]大中九年(八五五)進(jìn)士,咸通(八六o至八七三)中牧南康郡。

    李宗閔

    [唐代] 李宗閔

    李宗閔(787-843)唐代大臣,遠(yuǎn)支宗室,牛李黨爭的另一主人公。唐高祖第十三子鄭王李元懿之后。字損之,行七。貞元二十一年登進(jìn)士第,元和三年又中賢良方正、能直言極諫科,授洛陽尉。七年入為監(jiān)察御史,累遷禮部員外郎。

    樊夫人

    [唐代] 樊夫人

    唐人。云英之姊。有國色。穆宗長慶中與進(jìn)士裴航同舟還都。航賂其侍兒,投以詩。夫人使侍兒持詩答航:“一飲瓊漿百感生,玄霜搗盡見云英。藍(lán)橋便是神仙窟,何必崎嶇上玉清。”航后過藍(lán)橋,遇云英,乃結(jié)為婚姻。

    沈韜文

    [唐代] 沈韜文

    生卒年不詳。湖州(今屬浙江)人。性耿介廉潔,好學(xué)善文。事吳越錢镠為元帥府典謁,參佐軍務(wù)。累官左衛(wèi)上將軍。后晉天福五年(940),自檢校太保出任湖州刺史。生平事跡散見《吳興志》卷一四、《十國春秋》本傳?!度圃姟反鏆堅?首。

    劉兼

    [唐代] 劉兼

    劉兼,[約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](即約周末宋初間前后在世)字不詳,長安人,官榮州刺史。兼著有詩一卷,(《全唐詩》)傳于世。

    高弁

    [唐代] 高弁

    高弁,字公儀,濮州雷澤人。弱冠,徒步從種放學(xué)于終南山,又學(xué)古文于柳開,與張景齊名。至道中,以文謁王禹偁,禹偁奇之。舉進(jìn)士,累官侍御史。諫修玉清昭應(yīng)宮,降知廣濟(jì)軍。尋以戶部判官試開封府進(jìn)士,私發(fā)糊名,奪二官。稍復(fù)知單州、邢州、鹽鐵判官。河決澶州,請弛堤防,縱水所之,可省民力,且以扼契丹南向。議寢。知陜州,卒。弁性孝友。所為文章多祖《六經(jīng)》及《孟子》,喜言仁義。有《帝則》三篇,為世所傳。與李迪、賈同、陸參、朱頔、伊淳相友善。石延年、劉潛皆其門人也。

    張義方

    [唐代] 張義方

    張義方,南唐時歷官侍御史、勤政殿學(xué)士?!傲x方,始名元達(dá),事南唐先主為侍御史。先主倚以肅正邪慝,取前朝王義方名以易之。餌丹病?卒?!?南唐保大五年正月元日,大雪,元宗李璟召太弟以下登樓設(shè)宴賦詩。時李建勛與徐鉉、張義方會於溪亭,帝悉,召和御制,夜分始散。徐鉉集其詩,作前后序。""張義方上疏,僅免嚴(yán)刑。自是守正者得罪,朋邪者信用。上之視聽,惟在數(shù)人,雖日接群臣,終成孤立。"

    李君何

    [唐代] 李君何

    李君何,唐朝詩人,貞元中進(jìn)士第。詩一首《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(fā)》。

    鄭露

    [唐代] 鄭露

    鄭露字恩叟,初名褒,又名灌三,出生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(740)三月十五日辰時,鄭露于唐肅宗乾元三年(760)舉明經(jīng)進(jìn)士,時年二十一,德宗建中元年(780)官居太府卿四年癸亥(783)朱泚僭號,上章乞歸不許。德宗貞元元年(785)誥勒下,赴常州受封太傅及恩賜。同年四月二十六日到家至八月初一日,鄭露偕同同祖弟鄭莊、鄭淑由侯官入永泰,由永泰至莆田。在南山祖墳側(cè),重構(gòu)書堂,曰“湖山書院”,吟誦詩書,研修儒業(yè),授課講學(xué),郡人化之,時人稱“南湖三先生”,為河南滎陽鄭氏入莆始祖,稱南湖鄭氏。

    爾鳥

    [唐代] 爾鳥

    爾鳥,唐末蜀沙門。

    魏征

    [唐代] 魏征

    魏徵(580年-643年2月11日),字玄成。漢族,隋唐時期巨鹿人,唐朝政治家。曾任諫議大夫、左光祿大夫,封鄭國公,謚文貞,為凌煙閣二十四功之一。以直諫敢言著稱,是中國史上最負(fù)盛名的諫臣。著有《隋書》序論,《梁書》、《陳書》、《齊書》的總論等。其言論多見《貞觀政要》。其中最著名,并流傳下來的諫文表---《諫太宗十思疏》。他的重要言論大都收錄《魏鄭公諫錄》和《貞觀政要》兩本書里。

    朱使欣

    [唐代] 朱使欣

    朱使欣,張說同時人。

    林琨

    [唐代] 林琨

    生卒年不詳。三原(今屬陜西)人。定平丞林希丘之子。歷任司駕員外、知制誥、膳部、司封、左司三司郎中、諫議大夫,封中都男。德宗貞元前后在世。其子林寶,撰有《元和姓纂》10卷。事跡見《元和姓纂》卷五、《郎官石柱題名考》卷一與卷五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馬致恭

    [唐代] 馬致恭

    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南唐時人,入宋后任吉州太守。宋太宗太平興國初作《送孟賓于》詩,《全唐詩》誤收之。詳見《文史》二十四輯《(全唐詩)誤收詩考》。

    敬括

    [唐代] 敬括

    敬括,男,河?xùn)|人也。少以文詞稱。鄉(xiāng)舉進(jìn)士,出生于771,又應(yīng)制登科,再遷右拾遺、內(nèi)供奉、殿中侍御史。天寶末,宰臣楊國忠出不附己者,括以例為果州刺史。累遷給事中、兵部侍郎、大理卿。性深厚。志尚簡淡,在職不務(wù)求名,因循而已。大歷初,叛臣周智光伏誅,詔選循良為近輔,以括為同州刺史。歲余,入為御史大夫。遲重推誠于下,未嘗以私害公,士頗稱焉;而從容養(yǎng)望,不舉綱紀(jì),士亦以此少之。大歷六年三月卒。

    鄭蜀賓

    [唐代] 鄭蜀賓

    鄭蜀賓,滎陽人,善五言詩。長壽中,終縣尉。詩一首。

    王綽

    [唐代] 王綽

    王綽,字思和,王翔之子,太原晉陽人也。員外散騎侍郎。上黨王天穆以為北道行臺郎中。爾朱榮代天穆為大行臺,仍為吏部郎。以預(yù)奉莊帝之勛,封猗氏縣開國侯,邑五百戶。永安末,除征西將軍、豳州刺史,不之任。元曄立,轉(zhuǎn)除驃騎大將軍、并州刺史。興和中卒。

    鑒空

    [唐代] 鑒空

    (759—835)一作鏡空。俗姓齊,名君房,吳郡(今江蘇蘇州)人。少苦貧。壯喜為詩,不尚靡麗。后困于吳楚間,以詩干謁侯伯,所獲甚少。憲宗元和初,投杭州靈隱寺為僧。后周游名山,愈行苦節(jié)。文宗大和元年(827),在洛陽龍門寺遇柳理,言己身后之事,并題詩1首?!端胃呱畟鳌肪矶栍袀鳎浧湓?,《全唐詩續(xù)拾》據(jù)之收入。

    王龜

    [唐代] 王龜

    太原人,字大年。王起子。性高簡,博知書傳,不樂仕進(jìn),少以詩酒琴書自適。武宗以左拾遺召,入謝,自陳病不任職,詔許。終父喪,召為右補闕,再擢屯田員外郎,稱疾去。崔瑪觀察宣歙,表為副,龜樂宛陵山水,故從之。入為祠部郎中、史館修撰。懿宗咸通中,知制誥。王鐸為相,改太常少卿、同州刺史。徙浙東觀察使,死于戰(zhàn)亂。

    方伯成

    [唐代] 方伯成

    方伯成,生平、里籍均不詳。姓名僅見明·張祿《詞林摘艷》,存世套數(shù)一套。

    吳丹

    [唐代] 吳丹

    吳丹(744-825),唐常州晉陵人,字真存。貞元進(jìn)士,授秘書省正字。累歷協(xié)律郎、殿中侍御史等職。憲宗元和五年,遷太子舍人。穆宗長慶二年,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,隨韓愈赴鎮(zhèn)州宣慰王庭湊。使還,拜諫議大夫。官至諫議大夫。能詩。

    庾承宣

    [唐代] 庾承宣

    庾承宣,貞元十年及第。太和中,終檢校吏部尚書、天平軍節(jié)度使。詩一首。

    趙自然

    [唐代] 趙自然

    《全唐詩》收詩1首,小傳云為“池州鳳凰山道士”,并記其夢陰真君事。按趙自然,本名王九,太平州繁昌(今安徽繁昌)人。13歲入青華觀為道士。傳云嘗夢見陰真君,與其柏葉一枝,食后,遂絕粒不食。知州王洞奏上其事。宋太宗召其赴闕,親問之,為改名自然。后放歸。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)復(fù)召至闕下,不久以母老求還。事跡詳《宋史》本傳?!度圃姟肥兆魈迫耍笛亍度f首唐人絕句》卷九九之誤。

    李摯

    [唐代] 李摯

    (772—?)約于德宗貞元初任延陵令,十二年(796)中博學(xué)宏詞科。生平事跡散見《唐摭言》卷四、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五〇?!度圃姟反嬖?句?!度圃姟酚终`以李延陵另立目。

    李景良

    [唐代] 李景良

    李景良(?—1128年),宋朝將領(lǐng),宗澤部將。建炎二年(1128),金將粘罕占據(jù)西京,與宗澤對峙。宗澤派遣李景良、閻中立、郭俊民領(lǐng)兵前往鄭州,和金兵相遇,雙方大戰(zhàn),閻中立戰(zhàn)死,郭俊民投降,李景良逃跑。宗澤抓回李景良,對他說:“戰(zhàn)而不勝,罪可以饒??;私自逃跑,這是無視主將。”將他斬首以警戒將士。

    韋青

    [唐代] 韋青

    名或作清。唐京兆杜陵人。玄宗朝,官至左金吾將軍。安史亂中,曾避地廣陵。能歌。自為詩云:“三世掌綸誥,一身能唱歌?!鳖櫅r曾以詩贈。大歷歌人張紅紅即得其真?zhèn)鳌?

    鄭愕

    [唐代] 鄭愕

    生卒年不詳。玄宗天寶十二載(753)進(jìn)士及第。蕭穎士門人。蕭赴東府,門人12人相送,愕作《送蕭夫子赴東府得往字》。事跡略見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二七?!度圃姟反?em>鄭愕詩1首。

    劉光謙

    [唐代] 劉光謙

    唐相劉光謙,生于公元682年,精通尚書、春秋,唐玄宗開元六年戊午進(jìn)士及第(即公元718年),李隆基皇帝贈左正朝奉大夫賜魚符袋;后拜兵部左侍郎、起居舍人、兵部尚書,位列亞卿、宰相,新舊唐書立傳。與李白、杜甫、張果老同時人,開元二十六年學(xué)士院設(shè)立后為翰林學(xué)士之首,統(tǒng)領(lǐng)集賢院智囊團(tuán),深得玄宗器重,自署《幕阜八景》,主編合著有《御刊定禮記月令》等。德宗元年(公元780年)間,公無疾圓寂成仙,享壽98歲,按升仙故禮規(guī)安養(yǎng)于長慶寺東側(cè)塔山風(fēng)水寶地,稱之“仙人墳”。

    慎氏

    [唐代] 慎氏

    常州(今屬江蘇)慶亭儒家之女。懿宗咸通以前在世。嫁三史嚴(yán)灌夫為妻,同歸蘄春。經(jīng)十余年無子嗣,嚴(yán)乃拾其過而出之。登舟時,以詩訣別。嚴(yán)覽詩凄感,遂為夫妻如初。事跡見《云溪友議》卷上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袁邕

    [唐代] 袁邕

    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代宗廣德元年(763)在宣州,與袁傪等唱和。其后行跡無考。事跡散見獨孤及《賀袁傪破賊表》、袁傪《東峰亭同劉太真各賦一物得垂?jié)咎佟返取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趙驊

    [唐代] 趙驊

    趙驊(?-783年),一作趙曄,字云卿,唐朝鄧州穰(河南南陽)人。祖先是天水人。父趙敬先,官殿中侍御史。趙驊性孝悌,善寫文章,《唐摭言》稱他“才美行純”,與殷寅、顏真卿、柳芳、陸據(jù)、邵軫友好。開元二十三年,舉進(jìn)士,同榜有蕭穎士、李華,又連擢科第,補太子正字,累授大理評事。后貶北陽尉。當(dāng)時河?xùn)|采訪使韋陟很看重他,聘為賓僚。安祿山攻陷陳留時,投降安軍。乾元年間,因罪再貶晉江尉。官至秘書少監(jiān)。建中四年(783年)冬,爆發(fā)涇原兵變,趙驊逃匿于山谷中,不久卒。追贈華州刺史。有子趙宗儒。

    王邵

    [唐代] 王邵

    王劭,生卒年不詳,隋代并州晉陽(今太原南郊)人。史載,他自幼喜沉默,寡言語,酷愛讀書。少年時代即以博聞強記知名。北齊時尚書仆射魏收辟與祖孝徵、陽休之等成名學(xué)士、官吏,經(jīng)常在一起論古道今,有所遺忘,或是模糊之處,便向王邵詢問出處。王劭每問必答,毫不匆忙。查出對照,半點不差。

    孔溫業(yè)

    [唐代] 孔溫業(yè)

    孔溫業(yè)(?─857):孔子的第38世孫。字遜志。籍貫不詳。唐冀州[一說兗州曲阜(今山東曲阜)]人??钻印L颇伦陂L慶元年(821)登進(jìn)士第。唐文宗大和六年(832)任御史,歷禮部、吏部二員外郎。開成元年(836)兼知制誥,二年參預(yù)校正石經(jīng)。唐宣宗大中初任御史中丞,四年(850)任吏部侍郎。不樂居朝,求外遷。五年出任宣歙觀察使,八年入朝,歷檢校戶部尚書,兼太子賓客,十一年分司東都。約未久卒。生平見新、舊《唐書》本傳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李虞仲

    [唐代] 李虞仲

    [唐](公元七七二年至八三六年)字見之(一作建之),趙州(舊唐書作趙郡)人,李端之子。生于唐代宗大歷七年,卒于文宗開成元年,年六十五歲。工詩,第進(jìn)士及宏辭。累遷太常博士。寶歷初,(公元八二五年)以兵部郎中,知制誥,進(jìn)中書舍人。出為華州刺史。歷吏部侍郎。為人簡儉寡欲,時望歸重。虞仲著有制集四卷,《新唐書藝文志》及詩,傳于世。

    于經(jīng)野

    [唐代] 于經(jīng)野

    [唐]京兆高陵(今陜西高陵)人。中宗時(七0五――七0七)為戶部尚書。工正書。王光庭所撰唐延安縣幽堂碑,為其所書?!短茣紫嗍老当?、金石錄、唐詩紀(jì)事》

    姚發(fā)

    [唐代] 姚發(fā)

    吳興武康人。姚南仲父。能詩,曾從蕭穎士游。玄宗天寶間應(yīng)進(jìn)士試,十上而不第。棄而入隴西節(jié)度使哥舒翰幕府,積功至右領(lǐng)軍衛(wèi)將軍。

    武翊黃

    [唐代] 武翊黃

    武翊黃,[唐]字坤輿,河南緱氏(今河南偃師南)人。官大理卿。工正書,長慶元年(八二一)白居易所撰唐張誠碑,為其所畫?!√茟椬谠驮辏?06)丙戌科狀元及第。該科進(jìn)士二十三人,考官:禮部侍郎崔邠。試題為《山出云詩》等。武翊黃為宰相武元衡之子,才學(xué)驚人。曾三試獨占鰲頭。人稱"武三頭"。入仕后于大和年間官至大理卿。晚年為美色所惑,為美妾而虐待發(fā)妻盧氏,犯眾怒。雖然宰相李紳為其辯解,然仕途政敵甚多,不容于朝,流落他鄉(xiāng)至終。武翊黃善書法,尤工楷書。長慶元年(821),白居易所撰張諴碑即其所書。

    許庭

    [唐代] 許庭

    字伯揚,宋代文人,濠梁(今安徽鳳陽)人。

    李應(yīng)

    [唐代] 李應(yīng)

    唐趙郡人。德宗貞元十一年登進(jìn)士第。憲宗元和間,累官戶部員外郎。十一年,自戶部郎中授湖州刺史。十四年后,改蘇州刺史。能詩。

    于尹躬

    [唐代] 于尹躬

    于允躬,一作于允躬。唐京兆長安人,于邵子。尹躬于代宗大歷中登進(jìn)士第。憲宗元和二年(807)任中書舍人,六年知貢舉,五月坐弟皋謨罪貶洋州刺史,未幾卒。

    馬湘

    [唐代] 馬湘

    馬湘,字自然,浙江杭州鹽官人(海寧)。唐代云游道士。出生在小官吏的家庭,祖輩當(dāng)過文書師爺之類的小吏。唯有他從小喜歡經(jīng)史,鉆研文學(xué)、醫(yī)術(shù)。后來子承父業(yè),也當(dāng)過一個縣官下面跑腿的小官。最后因機緣巧合從道。

    裴淑

    [唐代] 裴淑

    裴淑,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繼妻。約生活于唐順宗永貞至文宗太和(805~835)年間。字柔之,河?xùn)|聞喜(今屬山西)人。出身士族,有才思,工于詩。稹官遷會稽(今浙江省紹興),賦詩相慰淑《初除浙東,妻有阻色,因以四韻曉之》:“嫁時五月歸巴地,今日雙旌上越州。興慶首行千命婦,會稽旁帶六諸侯。海樓翡翠閑相逐,鏡水鴛鴦暖共游。我有主恩羞未報,君于此外更何求?!焙筮w長安再調(diào)武昌,淑難同往,稹又賦詩,詩云:“窮冬到鄉(xiāng)國,正歲別京華。自恨風(fēng)塵眼,??催h(yuǎn)地花。碧幢還照曜,紅粉莫咨嗟。嫁得浮云婿,相隨即是家。”淑亦作詩答之。

    謙光

    [唐代] 謙光

    謙光,五代南唐詩僧。一號法眼,金陵(今南京)人。素有才辨,元宗以國師禮之。行無羈檢,尤嗜酒食肉。顯德中,作賞花詩諷及時事?!段宕费a》收其賞花詩一首,《全唐詩》據(jù)此收錄?!度宕姟肥掌湓娙?。但宋人多稱其賞花詩實為文益詠牡丹之作。謙光事跡又與謙明相近,疑《五代史補》所記,即據(jù)此二人事跡傳聞附會而成。

    魏求己

    [唐代] 魏求己

    邢州鉅鹿人。約武則天至玄宗初在世。曾自御史謫為山陽丞,為詩以自傷。后累官至吏部員外郎、中書舍人。

    鄧倚

    [唐代] 鄧倚

    德宗貞元間進(jìn)士。曾與焦郁、裴澄同時應(yīng)進(jìn)士試。《全唐詩》收其省試詩《春云》1首。事跡據(jù)《文苑英華》卷一八一收三人詩考知?!读谠肪硪哗枴多嚲怪尽份d鄧某曾祖鄧倚,南陽(今屬河南)人,曾官建州浦城令,約于玄宗初年在世,應(yīng)為另一人。

    邢象玉

    [唐代] 邢象玉

    邢象玉,生平無考。明高柄《唐詩品匯》卷二收作初唐人。《全唐詩》收其《古意》詩1首,出《文苑英華》卷二〇五。

    朱子奢

    [唐代] 朱子奢

    朱子奢(?—641年)字不詳,蘇州吳人。生年不詳,卒于唐太宗貞觀十五年。善文辭,通春秋。隋大業(yè)中,為直秘書學(xué)士。天下亂,辭疾還鄉(xiāng)里。武德四年(621年)隨杜伏威入唐,授國子助教。貞觀時,累官諫議大夫,弘文館學(xué)士。為人樂易,能劇談,以經(jīng)義緣飾。每侍宴,帝令與群臣論難,皆莫能及。

    張少博

    [唐代] 張少博

    張少博是唐代歷史人物,漢族,男,大歷進(jìn)士。詩二首。

    大愚

    [唐代] 大愚

    生卒年不詳。五代時鄴都青蓮寺僧。與荊浩同時,曾向荊浩乞畫并寄詩達(dá)意。事見《五代名畫補遺》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王季則

    [唐代] 王季則

    生卒年不詳。登憲宗元和進(jìn)士第,事跡略見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四〇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蕭項

    [唐代] 蕭項

    蕭項(生卒年不詳),莆田人,唐末,官侍郎。梁受唐禪,開平四年(910),后梁太祖朱全忠冊封王審知為閩王,以蕭項為冊禮史,翁承贊為冊禮副史,使閩。末帝時(913——921),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是莆田第一個登相位的人?!度圃姟反嬖娨皇?。

    李旭

    [唐代] 李旭

    生卒年不詳。宜春(今屬江西)人,昭宗天復(fù)四年(904)登進(jìn)士第。生平事跡散見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七一、《登科記考》卷二四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  • 19
  • 20
  • 21
  • 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