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

[宋代] 家彬
家彬,字中孺(《范太史集》卷五五《手記》),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神宗元豐三年(一○八○)進士,哲宗朝為尚書吏部郎中。六持使節(jié),贈銀青光祿大夫。有學行,為士林所尚。事見《凈德集》卷二三《朝請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志銘》、《鶴山集》卷八四《知富順監(jiān)致仕家侯炎墓志銘》。今錄詩二首。

[宋代] 牟大昌
(?~1276),字逢明,號北黎,茅畬人。幼讀史傳,慷慨有志,見宋室將傾,聞雞起舞。南宋德祐二年(1276)一月,元伯顏攻陷臨安,丞相文天祥義檄四方兵民抗元,牟大昌和侄牟天與召集鄉(xiāng)里響應,浙東提刑杜滸薦舉牟氏叔侄為正副將軍。同年十一月一日,元兵從臺州發(fā)兵,牟大昌率數(shù)百鄉(xiāng)里少年扼守黃土嶺,戰(zhàn)旗書“大宋忠臣牟大昌,義兵今起應天祥。元兵搶山,牟大昌執(zhí)大刀,牟天與持鐵帚奮勇抵抗。終因兵寡力疲,牟氏叔侄與數(shù)百弟子全部陣亡。次日,元兵一路燒殺,直抵茅畬,殺牟大昌子茂才、僧儒、文儒,從妹則娘投崖死,兄士伯二女自縊,宗族被害無數(shù)。

[宋代] 錢惟治
(949—1041)杭州臨安人,字和世。錢倧長子。宋軍下江南,從錢俶平常州有功,為奉國軍節(jié)度使。太宗即位,進檢校太尉。俶既納土,惟治奉獻兵民圖籍等,改領鎮(zhèn)國軍節(jié)度。俶死召還,起復檢校太師。累上表請罷節(jié)鎮(zhèn),不許。晚年貧匱,特轉(zhuǎn)右武衛(wèi)上將軍,月給俸十萬,累加左神武統(tǒng)軍。善草隸,尤好二王書,家藏書帖圖書甚眾。有集。

[宋代] 姚孝錫
徐州豐縣人,字仲純,號醉軒?;兆谛土赀M士。授代州兵曹。金兵侵雁門,州將議以城降,孝錫投床大鼾,略不為意。后脫身移居五臺,不仕。善治生,積粟至數(shù)萬石,遇歲饑,盡出以賑貧乏,多全活。中年后,以家事付諸子,日與賓朋縱吟山水詩酒間。卒年八十三。有《雞肋集》。

[宋代] 盧秉
湖州德清人,字仲甫。盧革子。仁宗皇祐元年進士。累擢兩浙、淮東制置發(fā)運副使,請罷獻羨余。知渭州,與西夏戰(zhàn)有功,遷龍圖閣直學士。哲宗元祐中,知荊南。劉安世論其行鹽法虐民,降待制,提舉洞霄宮。

[宋代] 釋紹隆
釋紹隆(一○七七~一一三六),和州含山(今屬安徽)人。九歲出家,十五歲削發(fā),二十歲遇長蘆凈照禪師。復謁寶峰湛堂準禪師、黃龍死心禪師。得法于圓悟克勤禪師。初住和州開圣禪院,后主彰教寺,遷住平江府虎丘寺。為南岳下十五世。高宗紹興六年卒,年六十。事見徐林撰塔銘(《續(xù)藏經(jīng)·虎丘紹隆禪師語錄》附),《嘉泰普燈錄》卷一四、《五燈會元》卷一九、《新續(xù)高僧傳》四集卷一二有傳。今錄詩三十二首。

[宋代] 張颙
張颙,桃源(今屬湖南)人。仁宗慶歷六年(一○四六)進士(明嘉靖《常德府志》卷一六)。嘉祐六年(一○六一),為江南東路轉(zhuǎn)運使(《沈氏三先生文集·長興集》卷二一《萬春圩圖記》)。神宗熙寧三年(一○七○),以湖南路轉(zhuǎn)運使知鄂州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二一五)。

[宋代] 葉翥
葉翥,字叔羽,處州青田(今屬浙江)人。高宗紹興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進士(清康熙《青田縣志》卷九)。孝宗淳熙中,累遷戶部尚書。光宗紹熙元年(一一九○),知鎮(zhèn)江府(宋《嘉定鎮(zhèn)江志》卷一五)。五年,知紹興府。寧宗慶元二年(一一九六),自吏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,四年同知樞密院事(《宋史》卷三七《寧宗本紀》)。罷知福州,六年奉祠(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二二)。今錄詩七首。

[宋代] 丁宥
丁宥(生卒年不詳),宋朝人,字基仲,號宏庵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嘗與吳文英交往。吳稱其側(cè)室善絲桐賦詠,曉達音律,備歌舞之妙,有《高山流水》一詞記其事。周密《絕妙好詞》錄其《水龍吟》一首,中云“蔥指冰弦,蕙懷春錦,楚梅風韻”,或即悼其側(cè)室之作。陸輔之《詞旨》選其句如“雁風吹裂云痕,小樓一線斜陽影”,又選《六幺令》“清陰一架,顆顆葡萄醉花碧”等,惜其詞多佚?!度卧~》第四冊錄其詞一首。事跡見《絕妙好詞箋》卷五。

[宋代] 趙仲御
趙仲御(1052-1122)宋朝宗室大臣,商王趙元份曾孫、濮安懿王趙允讓孫,昌王趙宗晟子。自幼卓爾不群,曉通經(jīng)史,多識朝廷典故。居父喪,宋哲宗起為宗正卿,力辭,詔虛位以須終制,累遷鎮(zhèn)寧、保寧、昭信、武安節(jié)度使,封汝南、華原郡王。天寧節(jié),遼使在廷,宰相適謁告,仲御攝事,率百僚上壽,若素習者。帝每見必加優(yōu)禮,稱為嗣王。宣和四年五月薨,年七十一,贈太傅,追封郇王,謚康孝。

[宋代] 龔頤正
宋處州遂昌人,字養(yǎng)正。本名敦頤。光宗受禪,改今名。龔原曾孫。寧宗嘉泰元年賜進士出身。歷實錄院檢討官,預修孝宗、光宗實錄。遷秘書丞卒。博通史學。有《芥隱筆記》、《續(xù)釋常談》、《中興忠義錄》等。

[宋代] 劉光
劉光,原名寅,字子敬,后改今名,字玄輝,號曉窗,歙縣(今屬安徽)人。幼孤力學,忍貧不仕,授徒五十馀年。入元,行省差充寧國路學正,不赴。有《曉窗吟稿》,已佚。事見《桐江集》卷一《曉窗吟卷序》、《宋季忠義錄》卷一五。

[宋代] 蕭之敏
(1112—1177)江州湖口人,字敏中。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。孝宗隆興元年知建陽縣,以邑人陳洙、游酢、陳師錫皆有學行可師,立三賢祠祀之,以風勵后學。擢監(jiān)察御史,歷殿中侍御史、國子祭酒,官終秘閣修撰、湖南轉(zhuǎn)運副使。

[宋代] 葉廷圭
名或作庭圭。宋建州甌寧人,字嗣忠?;兆谡臀迥赀M士。歷武邑丞、知德興縣。高宗紹興中,召為太常寺丞,議與秦檜忤,出知泉州,移漳州。嗜讀書,每聞士大夫家有異書,無不借讀,擇其可用者抄輯成編,名《海錄碎事》。

[宋代] 曹良史
曹良史,約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]字之守,號梅南,錢塘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。宋亡,不仕。工詩詞,與周密游。良史著有咸淳詩,摘梅南詩摘,及鏤冰詞摘,總名詩詞三摘,方同為作序。

[宋代] 葉味道
溫州人,一作龍泉人。初名賀孫,以字行,更字知道,號西山。少刻志好古學,師事朱熹。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。調(diào)鄂州教授,授太學博士,兼崇政殿說書。凡所陳說,無一言不開導引翼,推致于治道。官終著作佐郎。有《四書說》、《大學講義》、《祭法宗廟廟享郊社外傳》等。

[宋代] 呂文仲
(?—1007)歙州歙縣人,字子臧。五代南唐進士。入宋,為少府監(jiān)丞,預修《太平御覽》、《太平廣記》、《文苑英華》,改著作佐郎。副王佐使高麗,以善于應對稱。真宗咸平中累遷知審刑院,授御史中丞。官至刑部侍郎、集賢院學士。有集。

[宋代] 曹逢時
曹逢時(約1113—1170),字夢良,樂清(今屬浙江)人,居瑞安來暮鄉(xiāng)許岙(今曹村)。據(jù)《瑞安縣志》載,曹氏先祖從福建避亂遷居瑞安許峰,繁衍生息,家業(yè)興旺?!度鸢彩械孛尽钒葱帐献谧寮?,曹村,地以姓氏為名,從宋代沿用至今。曹逢時少時勤奮好學,博聞強識,知書達禮,人品端正,為南宋曹村進士第一人,對曹氏家族影響深遠。

[宋代] 陳鵬
陳鵬,字圖南,南部(今屬四川)人。仁宗嘉祐進士(清嘉慶《四川通志》卷一二二選舉)。哲宗元祐間先后為梓州、利州路轉(zhuǎn)運副使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四○四、四三三)。今錄詩二首。

[宋代] 馮澥
馮澥(?—1140)字長源,號雪崖,普州安岳(今屬四川)人。父山,熙寧末,為秘書丞、通判梓州,鄧綰薦為臺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,范祖禹薦于朝,官終祠部郎中。元豐五年(1082)進士,歷官入朝,以言事再謫。崇寧初,郝隨諷蔡京再廢后,昌州判官馮澥上書言后不得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