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无码国产视频|无码片中字幕在线视频观看|男人资源av无码网站|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

<noscript id="hd38l"><progress id="hd38l"></progress></noscript>
<label id="hd38l"><th id="hd38l"><track id="hd38l"></track></th></label>
<rt id="hd38l"><del id="hd38l"><bdo id="hd38l"></bdo></del></rt>
  • 唐代

    王損之

    [唐代] 王損之

    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?!度圃姟吩茷樨懺哪?798)進(jìn)士,存詩1首。

    杜儼

    [唐代] 杜儼

    杜儼,唐朝人。新安丞。詩一首。

    王鋌

    [唐代] 王鋌

    生卒年、籍貫不詳。大歷中任綿州刺史,事跡見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五三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

    黎瓘

    [唐代] 黎瓘

    南海(今廣東廣州)狂生,不仕。約于懿宗咸通間游漳州,頻于席上喧酗。鄉(xiāng)飲日未獲請,乃作翻韻詩贈刺史崔某,崔以馳騎迎之。事跡見《云溪友議》卷下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懷信

    [唐代] 懷信

    僧。九歲出家,住藍(lán)谷。年六十余,撰《釋門自鏡錄》二卷。

    陳秀才

    [唐代] 陳秀才

    名不詳??ね麧}川(今河南禹州)。德宗貞元、憲宗元和間進(jìn)士。應(yīng)舉時,權(quán)德輿作序送之。工詩賦,為時人所稱。事跡見《權(quán)載之文集》卷三九《送陳秀才應(yīng)舉序》?!度圃姟反嬖?句。

    劉伯翁

    [唐代] 劉伯翁

    排行大,字里不詳。憲宗元和間貶為金州員外司馬。與竇群有詩唱和。近人岑仲勉《唐人行第錄》疑為劉伯芻之誤?!陡]氏聯(lián)珠集》收其詩1首,事跡亦據(jù)此書,《全唐詩續(xù)拾》據(jù)之收入。

    羅虬

    [唐代] 羅虬

    [唐](約公元八七四年在世)字不詳,臺州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。詞藻富贍,與隱、鄴齊名,世號“三羅”。累舉不第。廣明亂后,去從鄜州李孝恭。為人狂宕無檢束。籍中有善歌妓杜紅兒,虬令之歌,贈以彩。孝恭以紅兒已為副戎所聘,不令受。虬怒,拂衣起;明日,手刃殺之。孝恭坐以罪,會遇赦釋之。虬追念紅兒之冤,于是取古之美女,有姿艷才德者,作絕句一百首,以比紅兒,名曰《比紅兒詩》。盛傳于世。

    趙微明

    [唐代] 趙微明

    名或作徵明。唐天水人。玄宗、肅宗朝人。工書能詩,詩格高古,元結(jié)錄其詩三首入《篋中集》。

    何頻瑜

    [唐代] 何頻瑜

    一作可頻瑜,誤。德宗建中年間任藍(lán)田尉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庸仁杰

    [唐代] 庸仁杰

    (?—97)康仁杰,《詩話總龜》作唐,《全唐詩》作庸,恐皆誤。泉州(今屬福建)人(《詩話總龜》作全州,恐誤)。南唐人。少為僧,喜儒學(xué)。后游江淮,陳德誠薦至金陵。時陳洪進(jìn)據(jù)漳、泉,后主召問漳、泉風(fēng)俗,仁杰對答稱旨,遂授鄂州文學(xué),補(bǔ)溧陽主簿。后至吉州括量屯田有功,入遷汾陽令。南唐亡,卒。生平見馬令《南唐書》卷一四及《十國春秋》本傳。仁杰善詩,好苦吟。其投陳德誠詩及《贈嘉禾峰僧》等詩,尤為人稱許?!度圃姟反鏀嗑?聯(lián)。

    郁回

    [唐代] 郁回

    生平無考?!度圃娨荨肥赵?句,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《千載佳句》卷下。

    李迥秀

    [唐代] 李迥秀

    李迥秀,字茂之。李大亮族孫。考中進(jìn)士科,又考中英才杰出科。幾次改任后為考功員外郎。武則天愛惜他的才能,升遷鳳閣舍人。因貪贓獲罪貶為廬州刺史。張易之被誅后,貶為衡州長史。唐中宗李顯繼位,召入朝廷任將作少監(jiān)。幾次升任后為鴻臚卿、修文館學(xué)士。出任朔方道行軍大總管,回朝后拜授兵部尚書。后去世。

    盧并

    [唐代] 盧并

    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文宗時曾為資州刺史?!度圃姟反鏀嗑?聯(lián)。

    鄭還古

    [唐代] 鄭還古

    [唐][約公元八二七年前后在世]字不詳,自號谷神子,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文宗太和初前后在世。元和中,登進(jìn)士第。終國子博士。還古嘗注老子指歸十三卷,傳奇集《博異記》,相傳亦是他所作。

    顧效古

    [唐代] 顧效古

    生平無考?!度圃娨荨肥赵?句,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《千載佳句》卷下。

    宋若華

    [唐代] 宋若華

    宋若華(?年—820年),《新唐書》作宋若莘,此從《舊唐書》,貝州清陽(今河北清河)人。父宋廷棻,生一男五女,男獨(dú)愚不可教,而五女皆警慧,善屬文。宋若莘最長,次為宋若昭、宋若倫、宋若憲、宋若荀,皆稟性貞素,不愿歸人,欲以學(xué)名家。若華教誨諸妹若嚴(yán)師。逝世于唐憲宗元和(806年—820年)末年。

    崔璐

    [唐代] 崔璐

    生卒年不詳。字大圭,郡望清河?xùn)|武城(今山東武城西北),崔綬子。懿宗咸通七年(866)登進(jìn)士第。與皮日休友善,有詩唱和。生平事跡見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二下》、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六四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榮九思

    [唐代] 榮九思

    北平無終人。榮權(quán)子。高祖武德間任齊王李元吉記室參軍。元吉多匿壯士,九思為詩刺之,元吉弗悟。太宗貞觀間,歷任主爵郎中、給事中、黃門侍郎。

    申堂構(gòu)

    [唐代] 申堂構(gòu)

    潤州丹徒人。玄宗開元二十二年登進(jìn)士第。歷官武進(jìn)尉。天寶十三載任陜郡平陸尉。官至虞部員外郎。能詩文。殷璠錄其詩入《丹陽集》,稱其“善敘事狀物,長于情理”。

    李夔

    [唐代] 李夔

    李夔(1047—1121)c,其先無錫人,唐末避亂遷福建邵武。南宋名臣李綱父。神宗元豐三年(1080)進(jìn)士,調(diào)秀州華亭尉,移松溪尉,池州軍事推官。歷知錢塘縣,鄜延經(jīng)略安撫司勾當(dāng)公事,簽書平江軍節(jié)度判官廳公事。大觀四年(1110),知鄧州,兼京西南路安撫使。改知潁州。宣和三年卒,年七十五。事見《龜山集》卷三二《李修撰墓志銘》。

    薛瑤

    [唐代] 薛瑤

    薛瑤,唐代新羅人(今朝鮮南部)。其父薛承沖,高宗時入唐,拜左武衛(wèi)將軍?,幠晔澹缸?,遂出家為尼。六年后還俗,嫁郭元振為妾。

    竇夫人

    [唐代] 竇夫人

    高祖太穆順圣皇后竇氏,京兆平陵人。父毅,在周為上柱國,尚武帝姊襄陽長公主,入隋為定州總管、神武公。

    孫叔向

    [唐代] 孫叔向

    生卒年、字貫不詳。《全唐詩》存詩3首?!端拖贪补鳌吩娤档伦谪懺哪?788)十月為德宗女咸安公主遠(yuǎn)嫁回紇可汗而作。又曾作詩上宰相李泌。事跡據(jù)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二八。

    裴贄

    [唐代] 裴贄

    裴贄(?—905),字敬臣。及進(jìn)士第,擢累右補(bǔ)闕、御史中丞、刑部尚書。昭宗時,拜中書侍郎,兼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帝幸鳳翔,為大明宮留守。罷,俄進(jìn)尚書左仆射,以司空致仕,為朱全忠所害。

    王巨仁

    [唐代] 王巨仁

    一作王居仁。新羅(今朝鮮南部)人。真圣女王時(約當(dāng)唐僖宗光啟間)在世。時權(quán)奸當(dāng)政,國事日衰,國人乃作隱語書投于路上。女王以為王巨仁作,將其囚系獄中。憤而作詩訴于天。其夜雷震雹降,女王畏而釋其獄。事跡見《三國史記》卷一一、《三國遺事》卷二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道彥

    [唐代] 道彥

    生平無考。《全唐詩逸》收詩4聯(lián),皆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《千載佳句》。

    白元鑒

    [唐代] 白元鑒

    白元鑒(?—817)西川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)人。傳為高祖功臣白君敏之孫。玄宗在蜀時,為威儀道士,住上皇觀。后住余杭天柱觀40年。事跡見《洞霄圖志》卷五?!抖聪鲈娂肪硪皇掌湓?0首,《全唐詩續(xù)拾》據(jù)之收入。

    林寬

    [唐代] 林寬

    林寬,唐朝詩人,(約公元八七三年前后在世)字不詳,侯官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。與許棠李頻同時,生平事跡亦均不詳。寬著有詩集一卷,《文獻(xiàn)通考》傳于世。

    韋建

    [唐代] 韋建

    唐代詩人。生卒年不詳,字正封,一字士經(jīng),京兆(今陜西西安)人。天寶末任河南令,與蕭穎士交厚。貞元初,官太子詹事。五年,授秘書監(jiān)致仕?!度圃姟反嬖姸住?

    劉師服

    [唐代] 劉師服

    生卒年不詳。約衡湘間(今湖南)人。憲宗元和中舉進(jìn)士。七年(812)在京與侯喜、軒轅彌明聯(lián)唱,并與韓愈過往。十二年坐與駙馬都尉于季友居母喪夜飲,配流連州。事跡散見韓愈《石鼎聯(lián)句序》、《舊唐書·憲宗紀(jì)》、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四一。《全唐詩》存聯(lián)句1首。

    邵楚萇

    [唐代] 邵楚萇

    邵楚萇,字待倫,閩縣“邵岐”鄉(xiāng)(今福州倉山區(qū)城門鎮(zhèn)“紹岐”村人)。唐寶應(yīng)元年(762年)生。貞元十五年(799年),以《信及豚魚賦》、《行不山徑詩》等題成進(jìn)士。當(dāng)時的侍中馬燧建“木香亭”,極盡奢華。邵楚萇很反感,寫詩《題馬侍中燧木香亭》諷刺。唐會昌六年(846年),楚萇病逝,年85歲,葬瑞跡寺旁(在今福州倉山區(qū)城門鎮(zhèn)林浦下董村)。

    呂群

    [唐代] 呂群

    (?—816)憲宗元和十一年(816)下第游蜀,性粗褊不能容物,御下苛暴,僮仆不能堪。至彭山縣,縣令為置酒,飲至三更,醉歸館舍,為僮仆所害。事跡見《太平廣記》卷一四四引《河?xùn)|記》、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四八。《全唐詩》存詩2首。

    孟氏

    [唐代] 孟氏

    懿宗咸通前女子。先為壽春歌妓。后為揚(yáng)州大商萬貞之妻。稍知書,能詩。事跡見《太平廣記》卷三四五引《瀟湘錄》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陳寡言

    [唐代] 陳寡言

    陳寡言,字大初,越州諸暨(今浙江諸暨)人。中唐時道士,隱居于玉霄峰。常以琴酒自娛,每吟詠則放情自適。卒年64歲。有詩10卷,已佚。事跡見《歷世真仙體道通鑒》卷四〇、《三洞群仙錄》卷六。《全唐詩》存詩2首。

    彭曉

    [唐代] 彭曉

    彭曉,男,唐末五代著名道士。本姓程,字秀川,號真一子,西蜀永康人。倡導(dǎo)性、命雙修。少好修煉,與擊竹子何五云善。五代后蜀時,明經(jīng)登第,遷金堂令。據(jù)傳遇異人得丹訣,修煉于縣內(nèi)飛鶴山,自稱“昌利化(二十四治之一)飛鶴山真一子”。常以篆符為人治病,號鐵扇符。能長嘯,為鸞鳳聲。蜀主孟昶屢召,問以長生久視之道,曉曰:“以仁義治國,名如堯舜,萬古不死,長生之道也?!标粕破溲裕詾槌⒗伞⑹厣袝舨繂T外郎、賜紫金魚袋。

    胡杲

    [唐代] 胡杲

    唐安定人。武宗會昌間為懷州司馬。工詩,曾與白居易等為香山九老會。卒年八十九。

    李贊華

    [唐代] 李贊華

    李贊華一般指耶律倍。耶律倍(899年―936年),小字圖欲,遼太祖耶律阿保機(jī)長子,自幼聰穎好學(xué),深得耶律阿保機(jī)的喜愛和器重,916年被立為皇太子。926年,封為東丹國王、稱“人皇王”。926年太祖病逝后,耶律德光繼位為帝。天顯三年(928年)東丹國南遷,升東平為南京。同時耶律德光對耶律倍施以控制和監(jiān)視。930年耶律倍棄國投奔后唐。936年后唐發(fā)生政變,耶律倍遇害,葬顯陵。947年,耶律德光去世。耶律倍長子耶律阮最終奪回了皇位,追謚耶律倍為讓國皇帝。

    石抱忠

    [唐代] 石抱忠

    石抱忠,唐朝人,曾任職吏部郎中,后被處死,留有詩詞作品一首!

    師鼐

    [唐代] 師鼐

    五代吳越時禪僧。嗣雪峰義存。閩王曾請其于清風(fēng)樓齋坐。后住越州諸暨越山,號鑒真禪師?!蹲嫣眉肪硪灰弧ⅰ毒暗聜鳠翡洝肪硪痪庞袀?,并錄其詩偈3首,《全唐詩續(xù)拾》據(jù)之收入。

    周文雍

    [唐代] 周文雍

    周文雍(1905—1928)男,漢族,廣東開平人,中共黨員。1905年生于廣東開平。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曾參加省港大罷工和廣州起義。歷任廣州工人代表大會特別委員會主席,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長、工委書記,廣州工人赤衛(wèi)總隊總指揮,廣州蘇維埃政府人民勞動委員,中共廣東省委工人部長。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,和中共兩廣區(qū)委婦女委員陳鐵軍在廣州建立黨的秘密聯(lián)絡(luò)機(jī)關(guān),對外假稱夫妻。不幸的是,由于叛徒告密,1928年1月27日,周文雍和陳鐵軍同時被捕。敵人向他們施用了酷刑,但他們堅決不向敵人低頭。同年2月6日,他們被判處死刑、英勇就義。

    袁瓘

    [唐代] 袁瓘

    袁瓘,襄陽人,后移居宋州。喜愛劍術(shù),與孟浩然,儲日羲友善,玄宗時,任左拾遺,孟浩然到洛陽曾尋訪袁瓘,而袁瓘已貶官嶺南,孟寫詩《洛中訪袁拾遺不遇》,后來孟浩然又到嶺南尋訪,而袁瓘又遇赦而歸授太祝之職,孟浩然寫詩《南還舟中寄袁太祝》。開元十一年,孟浩然在長安與袁瓘重逢,不久,袁瓘調(diào)任贛縣尉,孟浩然寫詩《送袁太祝尉豫章》?!度圃姟反嫫湓姸?。

    張懷慶

    [唐代] 張懷慶

    張懷慶,唐朝初年人士,官任棗強(qiáng)縣縣尉。作有《竊李義府詩》。

    王謨

    [唐代] 王謨

    宣宗時人,曾任臺州司馬,與詩僧元孚唱和。大中九年(855),元孚刻其唱和詩于長安?!豆趴虆渤蜂浧湓?首?!度圃娡饩帯窊?jù)之收入。

    元友讓

    [唐代] 元友讓

    元友讓(767—?),號浯溪山客,汝州魯山(今河南魯山)人,郡望河南(今河南洛陽)。元結(jié)季子。憲宗元和中任寶鼎尉。十三年(818)攝道州長史,路出永州祁陽浯溪,以資請祁陽令豆盧氏修復(fù)其父舊居。敬宗寶歷元年(825)閑居浯溪。事跡見韋詞《修浯溪記》、《金石萃編》卷一〇八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鄭翱

    [唐代] 鄭翱

    郡望滎陽(今屬河南)。歷城令鄭球之子。曾應(yīng)進(jìn)士試。憲宗元和六年(811)任徐州攝支度巡官。事跡見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五上》、《江蘇金石志》卷五?!度圃姟反嬖?句。

    張元正

    [唐代] 張元正

    生卒年不詳。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濟(jì)西)人。德宗貞元五年(789)登進(jìn)士第,授校書郎,一度曾回河中,盧綸有《秋夜宴集陳翃郎中圃亭美校書郎張正元?dú)w鄉(xiāng)》詩。十八年八月自嶺南節(jié)度掌書記試大理評事擢為邕州刺史、邕管經(jīng)略使。約于順宗永貞元年(805)去職,其后事跡不詳。生平事跡見《舊唐書·德宗紀(jì)下》?!度圃姟反嫫湓?首。其中《冬日可愛》詩,《文苑英華》題陳諷作,歸屬未定。

    智藏

    [唐代] 智藏

    (735—814)唐僧。虔州人,俗姓廖。事馬祖于臨川。卒謚大覺禪師。諫議大夫韋綬曾輯藏之言行,編入《圖經(jīng)》。

    范酂

    [唐代] 范酂

    字里不詳。出身貧寒。文宗大和八年(834)登進(jìn)士第。官至郎中。事跡見《登科記考》卷二一。與劉郇伯為詩友。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五〇引《北夢瑣言》存詩1句,《全唐詩續(xù)拾》據(jù)之收入。

    李季何

    [唐代] 李季何

    生卒年不詳。字貫未詳。德宗貞元十一年(795)登進(jìn)士第。事跡見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三三?!度圃姟反嬖?首。

    鄭余慶

    [唐代] 鄭余慶

    鄭余慶(748年-820年),字居業(yè),鄭州滎陽(今河南滎陽)人,唐朝宰相。鄭余慶出身于滎陽鄭氏北祖小白房,進(jìn)士及第,早年曾入嚴(yán)震幕府,歷任山南西道從事、殿中侍御史、兵部員外郎、庫部郎中、翰林學(xué)士、工部侍郎,后以中書侍郎之職拜相,授同平章事,不久被貶為郴州司馬。永貞元年(805年),鄭余慶再次拜相,授尚書左丞、同平章事,因得罪權(quán)臣被貶為太子賓客。此后,他歷任國子祭酒、河南尹、兵部尚書、太子少傅、山南西道節(jié)度使、太子少師、尚書左仆射、鳳翔隴右節(jié)度使、司空,封滎陽郡公。元和十五年(820年),鄭余慶進(jìn)位司徒,并于同年病逝,追贈太保,謚號貞。

    顧朝陽

    [唐代] 顧朝陽

    玄宗開元間詩人。生平無考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

    程紫霄

    [唐代] 程紫霄

    五代時道士。后唐同光間曾召入內(nèi)殿講論。生平事跡散見《類說》卷一二收《紀(jì)異錄》、《全五代詩》卷一〇?!度圃姟肥赵?首、斷句1。

    邵大震

    [唐代] 邵大震

    邵大震,字令遠(yuǎn),安陽人,與王勃同時。詩一首。

    劉辟

    [唐代] 劉辟

    劉辟,字太初。擢進(jìn)士第,佐韋皋西川幕,后代為。以叛誅。詩二首。

    文喜

    [唐代] 文喜

    (821—900)唐僧。嘉禾人,俗姓朱。七歲出家。后往越州開元寺學(xué)《法華經(jīng)》,于趙郡受近圓登習(xí)《四分律》。懿宗咸通十年居杭州龍泉院,凡十一年。昭宗大順元年賜號無著。時稱禪門真知識。槜李詩系·卷三十

    李胄

    [唐代] 李胄

    唐詩人。一作李曹,又作李渭,韋應(yīng)物詩《賦暮雨送李胄》提到他?!度圃姟蜂浻衅湓姟?

    盧休

    [唐代] 盧休

    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唐末舉進(jìn)士,不第。僖宗廣明、中和間,與羅隱交識于池州,隱有《寄進(jìn)士盧休》詩。詩中“春寒酒力遲,冉冉生微紅”、“血染劍花明帳幕,三千車馬出漁陽”等句,尤為人所稱誦。張為頗稱賞其詩,于《詩人主客圖》中列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者。事跡散見羅隱《寄進(jìn)士盧休》詩、《唐詩紀(jì)事》卷六四。《全唐詩》存斷句5聯(lián)。

    步非煙

    [唐代] 步非煙

    步非煙,也作步飛煙,是唐傳奇《非煙傳》中的女主角,是唐懿宗時期臨淮武公業(yè)的愛妾,曰非煙,姓步氏,容止纖麗,若不勝绔羅。善秦聲,好文筆,尤工擊甌,其韻與絲竹合。

    康駢

    [唐代] 康駢

    康駢[唐](約公元八八六年前后在世)(撫言作唐軿,新唐書志及宋史志均作康軿)字駕言,池陽(今安徽貴池)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僖宗光啟中前后在世。據(jù)《劇談錄·自序》和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記載,他和晚唐詩人杜荀鶴曾同為宣州刺史田頵的幕僚,乾符四年(公元八七七年)登進(jìn)士第。過了十二年官宦生活后又因事貶黜,退居田園并在京洛一帶游歷。昭宗景福、乾寧年間(892—897),黃巢攻入長安,他避亂于故鄉(xiāng)池陽山中,后復(fù)出,官至崇文館校書郎。駢著有劇談錄三卷,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及九筆雜篇十五卷,《宋史·藝文志》并傳于世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